化德县:绿色科技赋能合金产业转型升级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化德县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传统合金产业正经历脱胎换骨的绿色变革。记者近日走访当地工业园区,见证科学技术创新如何为传统冶金行业插上生态翅膀。
在化德工业园区,内蒙古大唐隆德铁合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冶炼的认知。两台18000kVA智能电炉全密闭运转,中控大屏实时跳动的数据见证着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据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范晋广介绍,通过全密闭冶炼、余热回收等技术革新,公司实现能耗降低30%,年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环保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负压除尘系统粉尘捕集率超99%,配套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使每度电都精准用来生产,年产值突破10亿元的同时,焦炭消耗减少15%,余气发电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距此6公里的乌兰察布市京蒙合作产业园化德产业园内,另一场材料革命正在上演。内蒙古域潇蒙达钛业公司展示厅里,钛铝合金、纯钛粉等创新产品折射出科学技术创新的光芒。公司副总经理卫华军向记者展示其首创工艺:“我们采用电热高渣直接加高纯铝锭的铝热还原法,省去四氯化钛制备环节,不仅降低污染,更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压缩30%以上。”目前该企业正在建设全球最大钒钛氯化渣基料生产基地,三期项目投产后将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化德县的转型密码,在于将科学技术创新深度植入产业肌理。当地政府积极落实自治区铁合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在钛铝合金制备、高纯钛提取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统计显示,2024年该县合金产业绿电使用率将突破60%,智能化改造覆盖率已达85%。
“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传统工业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化德县工信局负责这个的人说,通过推广新工艺、引进新装备、发展新技术,全县合金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县域内合金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5%,12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传统“黑金属”正蜕变为绿色“新名片”。
从烟尘弥漫到数据驱动,从高耗能到绿电替代,化德合金产业的蝶变印证:当科学技术创新遇上生态觉醒,传统产业同样能绽放出璀璨的绿色光芒。这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不仅增强了当地合金产业的竞争力,更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记者 王少贤 王兆 牛俊平 通讯员 田礼军)
【央媒聚焦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巴彦农牧场分公司 实验育良种 选出“生力军”
【央媒聚焦内蒙古·农民日报】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打造中国·北方国际种苗特色小镇
上一篇:原力能源:零碳园区建设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