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政策“落地开花” 发展添彩赋能
促发展争在朝夕,好政策重在落实。政策落地工程是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也是“六个工程”中的头号工程。
这一年,乌兰察布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要实施好对全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六个工程’”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扣《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水平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闯新路进中游,千方百计抓好政策落地工程,推动各项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带动全市经济动能持续释放。
2023年12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提出,要逐条逐项研究,把每一个事项都细化为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真正让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随后,自治区印发出台实施方案,将自治区享有的国家支持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并对各地开展政策落地工程作了全面安排。
以上率下,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及时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细致解读,对重点工作进行拆解,深入剖析每一项具体政策、措施和要求,全速推进政策落地工程取得实质成效。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全市上下以实干笃行、奋楫争先的干劲全力推动政策落地工程,各项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市发改委紧盯“政策落地工程”各项工作,争取在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民生实事等方面得到中央和自治区更多的支持。
市人社局全面梳理出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就业创业政策、社保经办政策和人事人才政策共33项,并相应形成了3份政策宣传清单。
群策群力、深挖细究。全市40余家有关部门单位紧密围绕国家与自治区政策导向,结合乌兰察布市实际,精心用好政策“工具箱”、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研究出台了《乌兰察布市政策落地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系统梳理推动国务院《意见》具体任务127项,提出更具靶向性的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清单49项,自治区重点支持政策清单59项,明确了政策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实施路径和预期目标,让好政策落地有声、落实有效,逐步推动政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把政策落地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发改委充分的发挥政策落地工程专项组办公室枢纽作用,全面构建并高效运转工作推进、综合协调、总结评估、宣传推广、督办通报、动态调整六大工作机制,对政策落实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优化策略,确保政策效益最大化释放;同时,深度挖掘政策实施进程中的闪光点与成功经验,借助新华网、《人民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政策实施成果,发布多篇重磅专题报道,收获超千万阅读浏览量,极大提升了政策的社会知晓度与影响力,为政策的持续深入推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车辆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厂房拔地而起……盛夏时节,行走在乌兰察布各地,扑面而来的是经济发展的滚滚热潮,放眼看到的是项目建设的风生水起。
在察右前旗,乌兰察布之夜街区经过全方位改造升级后隆重开街,一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闪亮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在兴和县,三美绿色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直流矿热炉铁合金低碳项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建设者们顶烈日、抢工期,用汗水和奉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栋栋绿色安全防护网掩盖下的建筑主体间,焊接声、切割声、捶打声与机器轰鸣声共同奏响“夏日奋进曲”,数道智算乌兰察布大规模智算中心、悦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中金数据零碳算力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压茬推进……
一批批破土动工的项目背后,是乌兰察布市积极地推进政策落地工程的生动写照。自方案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开足马力,精准聚焦产业升级、民生福祉提升、生态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让项目跑起来,加速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国务院《意见》任务清单有效落实。127项工作任务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和阴山北麓治理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持续开展重点领域节能技改,4个节能技改项目均已完工;强力推进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口岸腹地一体化发展,发挥乌兰察布市国家物流枢纽基础设施以及冷链物流设施优势,七苏木标准化厂房项目顺利投产;实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主题创作,持续开设“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等专题专栏,刊发各类稿件150余篇。
——聚焦国家政策精准实施。49项重点落实政策均已落地,京蒙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政策成效凸显,投入资金5.15亿元,实施项目166个,帮助乌兰察布市销售农畜产品45.63亿元;外经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下达外经贸专项资金2291万元;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效果非常明显,基层司法所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11个旗县市区“智慧矫正中心”全部建成,“乌兰察布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线%。
——对标自治区政策持续跟进。59项重点落实政策落地见效,社会民生类政策成功申请教育项目11项,争取专项资金1.4亿元,位列全区第一;争取2024年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12个,资金1.35亿元,排名全区第二;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乌兰察布市政务服务网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网全覆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进程提速,新认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科技兴蒙”行动成效明显,获批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26项,获批资金5094.7万元。
践行初心使命,扎实稳健抓好政策落地。这一年,乌兰察布用实干担当将“白纸黑字”转变成为地区发展需要的“真金白银”,让好政策结出“果”来。
政策落地,核心在见效。一年来,随着政策落地工程的有力推进,一项项政策红利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项目有效带动乌兰察布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乌兰察布市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好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年初确定的2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8亿元;国内首个铁合金密闭直流冶炼炉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投运算力达到5万P,智算占比超90%;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累计开行113列,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39.3亿元;乌兰察布之夜、乌兰哈达火山、卓资山熏鸡火爆出圈,“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形象品牌在全国进一步打响。
集大原高铁开通后,乌兰察布至大同南站最快40分钟可达,不仅在晋蒙两省区间新增一条高铁大通道,也让乌兰察布深度融入全国高铁网;深入推动农牧业“麦菜薯、牛羊乳”六大行动,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115家,持续带动农牧民增收;城镇新增就业5875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增进民生福祉,115个温暖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建成养老服务中心(站)102处,完成幸福院改造提升50处,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依托京蒙协作,深入实施“名师培育”“名医带培”工程,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同比提升219%,629名北京医疗专家来乌兰察布市诊疗患者15.1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一项项好政策精准落实到一个个项目里、一件件实事上,成为了老百姓看得见的变化、触得到的幸福,也让老百姓在政策落地工程推进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未来。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政策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持续深化“政策落地工程”,用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断开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乌兰察布力量。(赫雨田)